欢迎访问学习雷锋网官方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孙中山传——邓州祖籍与伟人征程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5/7/11 18:31:31 人气:12 标签:

孙中山传——邓州祖籍与伟人征程 

 总编:杨建红  编辑:大汕建强   

曲落溢清香L 2025-07-03 07:58福建

    历史,犹如一座神秘的宝库,珍藏着无数动人心魄的故事。当我们轻轻开启这座宝库的大门,一道璀璨的光芒瞬间射出,引领我们走向一位伟大人物的传奇人生。他,就是孙中山先生。而在古老的邓州大地,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正缓缓拉开帷幕,与伟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震撼人心的历史乐章。

562c11dfa9ec8a1347168a07f14e899fa1ecc0a2.jpg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

  一、伟人诞生之秘 

   1866年11月12日,一位伟大的灵魂——孙中山先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现今的中山市)翠亨村悄然降临人世。他的到来,仿佛预示着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即将拉开帷幕。然而,关于这位革命先驱的祖籍,长久以来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历史学界和民众心中的未解之谜。  

    直到2016年10月,一个震撼人心的发现打破了这份沉寂。在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孙寨村,一块清代孙氏石碑的出土,如同一把钥匙,缓缓打开了通往孙中山先生祖籍秘密的大门。石碑上镌刻的文字,清晰地记录了孙氏家族的历史脉络:宋元年间,孙氏始祖从山东省青州府益都苍耳沟迁徙至邓州城东四十里的谷社里三叉口韩百户寨,明洪武初年,三世祖孙善(或孙普善,因历史文献记载有所差异)又带着家族成员迁居至赵河东岸的孙寨村。

0bd162d9f2d3572c1cd255b78c5e7b3762d0c302.jpg  

     2016年10月,孙寨村孙姓家族挖出一块光绪三十一年立、二米见方的石碑,碑文表明韩百户寨在邓县城东四十里。  

    孙寨村孙氏家谱中的记载与石碑上的文字相互印证,为孙中山先生的祖籍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家谱中详细记录了孙普善(或孙善)生育的八个儿子及三十二个孙子的情况,尽管如今能考究的只有三个儿子的后裔,但这份珍贵的家族记录却为我们揭示了孙中山先生家族的历史渊源。据家谱记载,其他五个儿子在明末清初因躲避战乱,南迁至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这一迁徙路径与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形成了巧妙的呼应,也为他的革命生涯埋下了伏笔。 

     自1956年至1982年间,广东省中山的孙中山族人曾四次派遣代表前往邓州汲滩镇孙寨村,试图探寻孙中山祖居邓州城东四十里韩百户寨的原始证据。然而,由于历史变迁与资料散失,这一探寻过程一度陷入困境。但研究者们并未放弃,他们继续努力搜集资料、进行考证,终于在2018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过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文化研究会的深入研究与确认,邓州汲滩镇孙寨村被正式认定为孙中山先生的故里。

42166d224f4a20a4c6af92ab971f8032730ed082.jpg   孙照成等人前往孙寨村进行祭拜,实地查看挖掘出的光绪三十一年立的石碑及韩百户遗址 。

     孙中山先生的诞生,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颗璀璨星辰。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挑战精神,从兴中会的创立到同盟会的组建,再到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引领着革命的浪潮。他的思想、他的行动、他的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而这一切的起点与根源,就深深隐藏在那片古老而神秘的邓州大地之中。如今孙寨村已成为人们缅怀孙中山先生、探寻其家族历史的重要场所,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瞻仰与探寻。同时,这一发现也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性格以及他的革命生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邓州与大禹传奇 

    大禹,这位远古时代的英雄豪杰,他的名字在华夏历史上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熠熠生辉,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依旧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在邓地,他以一种近乎神祇的勇气与智慧,披荆斩棘,面对那汹涌澎湃、肆虐无常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旷日持久的治水之战。他不仅成功地平息了洪水的狂澜,为民众带来了久违的安宁与繁荣,更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建立了都城,为邓州奠定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动摇的基石。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的明确记载“邓为禹都”,如同历史的烙印,深刻而清晰地证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据传,大禹在完成他的伟大使命后,选择了今邓州市、内乡县和镇平县交界处的覆釜山作为他的长眠之地。这座山峰因此承载了无尽的敬仰与缅怀,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圣地。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山巅,仿佛是大禹的英灵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让人们心生敬畏,感慨万千。  

    邓州,这片广袤无垠、历史悠久的土地,不仅承载着大禹的传奇故事,更是一部厚重深沉、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巨著。在这里,八里岗文化的遗迹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八里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古代邓州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为我们揭示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730e0cf3d7ca7bcbd728b579b8447373f724a8f6.jpg   

    八里岗遗址位于邓州白庄村湍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距今6800年,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  

    八里岗文化的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古代邓州人民的审美追求、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资源。这些遗物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邓州的繁荣与辉煌。此外,八里岗文化还以其独特的墓葬制度、祭祀习俗和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目光,成为了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大禹的治水壮举与八里岗文化的辉煌成就,共同构成了邓州历史上的两座丰碑。大禹的勇气、智慧和担当,为邓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八里岗文化的独特魅力,则为我们展示了古代邓州人民的审美追求与生活方式。这些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邓州的历史长河,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与发展。  

    而孙中山先生,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他的命运似乎与邓州有着奇妙而深远的交织。虽然他的祖籍之谜在近年来才得以揭晓,但他的名字与事迹却早已与邓州这片土地紧密相连。他的革命精神与大禹的治水精神、八里岗文化的创造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都体现了对民族、对人民的深深关爱与责任担当。这种精神力量,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邓州的历史与未来紧紧相连,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动力与启示。 

     邓州的历史与未来,在这些伟大人物的命运交织中,展现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大禹的治水壮举、八里岗文化的辉煌成就与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如同三颗璀璨的星辰,在邓州的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永恒的光辉与活力。它们共同见证了邓州这片土地的辉煌与沧桑,也激励着我们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前行,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为邓州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神秘传说降临  

    在邓州,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神秘得让人仿佛置身梦幻之境的传说。明朝永乐年间,邓北那埋葬着大禹的山中,陡然涌起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仿佛来自天外。转瞬之间,竟幻化出玉猪龙的形象。 

     那玉猪龙散发着奇异而璀璨的光芒,恰似一颗璀璨星辰降临人间。它在邓州的上空盘旋萦绕,似一个神秘的使者。所过之处,卧龙岗、大庙岗等地莫名隆起,房屋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推动,接二连三地倒塌。      百姓们瞬间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死亡的阴霾如影随形地笼罩着这片土地。人们惊慌失措,恐惧如疯狂蔓延的野草般在每一个人心中滋长。

77c6a7efce1b9d16e01ffb0ff693ac9f8d546464.jpg

   女娲被人们称为创世女神  众人满心困惑与恐惧,慌里慌张地奔向大庙岗的庙里,向老和尚探寻答案。老和尚缓缓睁开双眼,那眼神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沧桑,如同深邃的古井,让人捉摸不透。  

    他平静地说道:“玉猪龙,莫怕。玉,代表温润和合,象征着以和为贵的品质;猪,代表大富至富,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龙,代表大贵至贵,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荣耀。当年大禹治水遭遇重重困难之时,大禹亲自到大庙岗女娲庙隆重祭祀女娲,一是感谢女娲赐子,二是治水遇到困难,请女娲帮助,女娲感其诚意,显灵,用女娲箴言开悟大禹,勉励大禹继续治水,并派遣其坐骑应龙相助。战神应龙打败阻扰大禹治水的神祇鬼怪,还化身猪头般的龙,不辞辛劳地躬身躬耕土地,助力大禹治水,立下汗马功劳。大禹死后,应龙时常巡视其陵墓。如今玉猪龙现世,必有大事发生。” 

     百姓急切地问道:“那怎样才能平息这猪龙之祸呢?”老和尚不紧不慢地回答:“其一,要到大庙岗女娲庙祭拜女娲和应龙;其二,在山岗隆起的前方挖一个如同猪食槽的坑,连续投放猪饲料七七四十九天;其三,要到禹王庙祭拜大禹。”百姓又问:“到大庙岗哪个女娲庙祭祀最好?”老和尚说:“到袁家村大庙坑东岸的女娲庙祭祀最好,那是女娲显灵的地方,刻有‘何来何去吾是谁’的女娲箴言,大禹治水遇到难题时,经常带人到这里一起诵读这箴言。这箴言,我们庙里的老方丈认为它是‘万法之法’,外来的传教士认为它是‘万教之教’,女娲娘娘的箴言,深奥无比。”      大庙岗的康家在这次灾难中死伤最为惨重,他们焦急地询问老和尚该怎么办。和尚说,猪吃糠,改姓为烫的谐音汤,猪怕烫。当地百姓依言而行,果然,神秘的浓烟渐渐消散,山岗不再隆起,百姓也不再无故死亡。  

    事后,群众好奇地问老和尚,此地为何遭此大难。老和尚微微颔首,说道:“自古以来,玉猪龙出世,必出大贵人,这是此地后人要出大贵之人的先兆。”百姓追问,会出什么样的大贵人?和尚答曰:“像大禹那样的。”时光流转,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大庙岗庙的遗址上,还有一块石碑记录着这件奇事。而当年挖的那个猪食槽也依然存在。改姓为汤的就是如今的汤集。  

    这个神秘的传说,如同一个神秘的密码,等待着后人去解读。它与孙中山先生的命运之间,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本文网址:http://www.xxlfgw.com/show.asp?id=1937